近年來,桐汭街道緊緊圍繞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主線,以“黨建+N”執筆,調好“配色盤”,在生態治理、惠民工程、產業發展上持續發力,為邁步鄉村振興路“增彩添色”。
以“黨建+生態治理”配出“一抹綠”,為鄉村振興添“底色”。為提高農村“顏值”,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,三步走厚植生態宜居“底色”。建立人居環境常態長效整治機制。社區黨委組織黨員、網格長、村民代表召開人居環境整治動員大會,成立人居環境整治村民理事會,通過民主議事程序,發揮村民自治作用。提升公眾文明環保意識,社區通過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力度,不斷完善村規民約衛生公約、門前三包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制度等實現鄉村文明的整體提升。依托“愛國衛生月”“紅色星期六”黨員固定活動日等形式,凝聚“組織引領、黨員帶動、群眾參與”的強大合力,精準發力、上下聯動、多措并舉,在人居環境整治上“抓執行促落實”,為社區按下人居環境整治“美顏鍵”。
以“黨建+惠民工程”配出“一抹紅”,為鄉村振興添“亮色”。結合美麗鄉村建設,深入實施“黨建引領、夯基惠民”工程,推動鄉村振興路上群眾的幸福指數“節節高”。加快農村“四好路”建設步伐,投入專項資金實施道路拓寬及白改黑工程,實現轄區所有村莊主干道瀝青路全覆蓋,在各村莊路口新增照明燈、減速帶、廣角鏡、警示牌,大大改善群眾出行條件;新建“共享菜園”、景觀小品、補植綠化等項目的實施讓村民推窗見綠、百步賞景;在各村組擴建停車場、新增停車位,全力破解鄉村“停車難”問題;對轄區農田灌溉水渠,進行除草除雜、清淤疏浚,并對渠道的損毀處進行修補、擴寬、加固,實現農田“毛細血管”重現“通、亮、美”,解決村民田間用水難問題,切實保障糧食安全穩產增收。
以“黨建+產業發展”配出“一抹金”,為鄉村振興添“成色”。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,桐汭街道把“資源變資產、資金變股金、農民變股東”的“三變”改革,作為發展村集體經濟的主要途徑,全面開展產權制度改革工作,經過清產核資、股份身份認定、股權量化等程序,成立了蘇覺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,通過完善土地流轉服務體系,充分盤活閑置土地及荒山等資源,大力發展特色水果種植、公益性公墓建設等,將農村“死資源”變成了“活資產”,精準找到了助推社區村集體經濟“滿盤活”的金鑰匙,2023年底,蘇覺社區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350萬元,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增收的新突破。2024年,社區將依托市重點項目,采取“黨組織+合作社+農戶+市場”模式,整合力量和項目資金,實施無量溪河景觀帶提升工程、老舊閑置場所盤活工程,蹚出一條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多業態發展新路子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