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盧村鄉高度重視平安建設,鄉黨委、政府堅持黨建引領,緊緊圍繞“平安盧村”、“法治盧村”建設總體要求,以排查整治為主線,以安全防范為重點,以平安創建為基礎,結合依法治理工作,群防群治,進村入戶,大力開展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雙提升活動,全面提高轄區群眾對平安創建工作的知曉率、參與率、滿意度。
摸排矛盾糾紛,穩控重點事項。盧村鄉逐步構筑全方位、動態化的社會矛盾排查預警體系,完善信訪信息收集、信訪維穩形勢研判、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三大機制。結合“溫暖星期一”領導接訪、下訪活動,常態化摸排各類矛盾糾紛和信訪事項。鄉每半月召開綜治信訪工作會議,分析研判摸排情況,制定化解方案,督促相關部門及各村(社區)加大對涉及政治穩定、重點領域、重點群體、重要苗頭相關隱患的排查力度,做到底數清、情況明、能第一時間防控。按照抓早、抓小、抓苗頭的要求,堅持信訪工作重心下移,加大初訪問題的解決力度。面對來信來訪群眾,第一時間進村入組,為群眾提供“貼身服務”,把群眾吸附在本鄉,把問題解決在本村(社區),控制信訪增量。同時針對重點信訪事項,逐案落實“五個一”制度:即每案一名包案領導、一個工作專班、一套化解方案、一套完整卷宗、一套穩控措施。面對不同利益訴求群體,合理區分對待訴求。加大特殊時期敏感時段的重點人包保穩控力度,確保人穩當地。近年來盧村鄉每年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00余起,無非訪事件發生。
深化“平安建設”,構筑和諧之基。每年扎實開展“平安鄉鎮”、“平安單位”、“平安村(社區)”創建活動,督促相關部門做好“平安細胞”工程及其他項目的創建工作,以“小平安”累積起全鄉“大平安”。加強對校園、農家樂等重點地區的集中排查整治工作。每季度開展一次排查整治活動,結合實際制定工作方案,做到排查工作全面細致,整治措施落實到位、成效明顯,從而起到突出重點、以點帶面的作用。加強鄉、村(社區)兩級巡邏隊伍建設,建立以村(社區)為核心的群防群治體系。安裝接入公安勤務指揮視頻監控系統,做到監控巡查和車巡、人巡相結合。推進、完善“雪亮工程”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。每季度召開社會治安形勢分析會,組織開展針對性的“掃黑除惡”、“禁毒禁賭”、“掃黃打非”等專項斗爭。完善預防、打擊犯罪常態化工作機制。近年全鄉發生的案件均為一般治安及一般刑事案件,無重大刑事案件和命案發生。落實流動人口、肇事肇禍精神障礙患者、社區矯正對象、安置幫教人員等重點人群的管理服務制度,重點人群風險評估和“四位一體”包保制度。堅持定期走訪,增加溝通,主動解決其生產生活困難,掌握其思想動態,降低可控性案件的發生率。由各村(社區)合理劃分網格,以網格為單位“全方位、高效率、零距離”受理群眾訴求。落實網格員工作職責,推行綜治網格信息員“六全”工作法(訴求全受理,宣傳全到人,糾紛全調解,隱患全排查,信息全采集,要素全覆蓋),實現社會服務管理要素全覆蓋。全鄉13個村(社區)全部配齊綜治網格員。
推行“黨建+三治”,助推社會治理。盧村鄉堅持黨建引領,健全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,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、村民自治良性互動,推進社會治理工作。自治為基,健全群眾自治組織。不斷增強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的主動性、積極性。法治為本,推進法治鄉村建設。各村(社區)配備法治副書記和聯系律師,實現法律援助工作站(點)全覆蓋。德治為要,強化道德教化作用,打造文明新風尚。各村(社區)結合本轄區實際,走出各具特色的路子。其中唐流村“兩堂兩館一行一院”(新風堂、萬壽堂、紅色文化紀念館、好人館、愛心銀行、幸福院)和甘溪村的法治文化長廊、三治文化園、黨史館等硬件凸顯了“黨建+三治”工作成效。2020年唐流村、甘溪村成功入選廣德市“黨建+三治”鄉村治理縣級優秀村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