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柏墊鎮堅持把農村黨員教育管理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重點內容,以注重培訓資源、拓寬學習陣地、豐富教學方式等方面入手,堅持“123”工作思路,全力構建農村黨員教育管理新矩陣,激發黨員新活力。
??把握“一個重點”,破解農村黨員“教育培訓集中困難”的問題。摸清黨員底數,將農村黨員按照村干部黨員、下屬黨組織班子成員和村民組長黨員、普通黨員、流動黨員四個類型建立臺賬,實行分類管理。根據不同群體特點,結合“三會一課”、主題黨日等,依托安徽省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、安徽先鋒網“安徽黨員大課堂”專欄等不同載體開展學習,安排針對性培訓,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、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、三中全會精神作為黨員教育培訓的首課、主課、必修課。通過調查問卷、座談會現場征詢、走訪調研等方式,收集農村黨員學習需求,精心制定《柏墊鎮黨員培訓計劃》,明確培訓目標、內容、方式和時間安排。認真組織開展培訓,嚴格按照培訓計劃和教學大綱進行教學,確保培訓質量。2024年以來,共開展理論教育培訓4期,開展黨紀專題培訓、就業技能培訓、安全生產等其他各類班次20余期,培訓農村黨員2600余人次。
??打造“兩個品牌”,破解農村黨員“教育培訓內容單調”的問題。圍繞豐富教學資源目標,大力開發本土教學資源。在師資隊伍品牌建設方面,打造“行走的紅色課堂”宣講品牌,以本土優秀村“兩委”干部、青年黨員、典型榜樣人物為重點,先后開展“最美是柏墊”、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微宣講比賽等各類選拔活動,從理論宣講比賽中挑選、挖掘宣講人才50余人,組建“行走的紅色課堂”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,為農村黨員開展形式多樣、內容豐富的宣講活動。2024年以來,團隊已累計宣講授課逾20余次,受眾人數逾800余人次。在培訓陣地品牌建設方面,深入挖掘紅色資源,依托黨建主題公園、月克沖紀念館、英烈山紀念館、英烈山烈士陵園等紅色地標,開發“忠誠與使命”“追憶英雄 不忘初心”等精品課程,拍攝《中國共產黨員的信仰》《哨音里的媽媽》等優秀的紅色作品豐富學習內容。其中英烈山紀念館獲評“宣城市關心下一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”“安徽省理論宣講示范基地”,2022年前程村成功入選宣城市直機關黨員教育活動聯系點。
??堅持“三大課堂”,破解農村黨員“教育培訓形式單一”的問題。注重把“板凳課堂”“指尖課堂”“實踐課堂”相結合,構建形式多樣的農村黨員教育培訓體系。開展“板凳課堂”,讓農村黨員教育“活起來”。為讓居住零散、腿腳不便的黨員方便就近學習,柏墊鎮黨委充分利用遠教文化廣場、黨小組之家、農家小院等地,將課堂從室內搬到田間地頭、群眾身邊,真正實現黨員在哪里、課堂搬到哪里。2024年以來,共開展室外培訓15余期,累計參訓人員300余人。開展“指尖課堂”,讓農村黨員教育“新起來”。堅持信息化融合,不斷探索創新“互聯網+”工作模式,充分利用廣德先鋒、柏墊鎮人民政府微信公眾號等平臺,引導農村黨員利用“碎片時間”進行“微量學習”。針對流動黨員,組建“云上黨小組”,開辟“黨建活動云陣地”,利用黨小組微信群進行線上黨課通知,開展在線學習,讓流動黨員緊緊團結在黨組織的周圍。開展“實踐課堂”,讓農村黨員教育“動起來”。結合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,定期開展健康義診、走訪慰問、政策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,切實踐行黨員初心和使命。充分發揮轄區內老黨員優勢,成立“錫兵調解室”“紅楓調解室”等,及時化解基層矛盾糾紛,筑牢基層社會治理的靠前防線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